【党刊视点】让退役军人“戎”耀新程
2025年七一前夕,由退役军人组成的艺术团开展送清凉文艺演出。 闫院平/摄
近年来,宁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积极作为,勇担使命,深化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改革,创新开展转业军官直通安置,健全“阳光安置”工作机制,让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在新的征程上再续荣光。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以“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工作目标,坚持精耕细作、精准发力、精深落实、精益求精,积极统筹各方面力量,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2025年,在做好转业军官和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同时,宁夏面向退役军人提供公务员招考共享岗位104个、定向岗位4个;事业单位招聘共享岗位364个、定向岗位78个;工会社会化工作者招聘定向岗位20个,截至5月底,已有679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
打造阳光安置,筑牢公平公正新防线
从武警某部转业进入宁夏红十字会工作的周治军,现已是自治区红十字会赈济救护筹资部三级调研员。在部队工作期间,他苦练本领、冲锋在前,是应急处突的“急先锋”、比武竞赛的“尖刀兵”。务实苦干、精研业务、勇挑重担,舍小家为大家,多次参与国内外灾害救援任务。近年来,周治军累计执行区内救灾任务3次、国内救灾任务3次、国际救援任务1次,每次都出现在强度最大、风险最高、保障最困难的第一线。2024年周治军获得“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荣誉称号。周治军说:“感谢部队锤炼出了我的品格,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在退伍之后能够进入红十字会工作,给予我新的报效国家的机会。”
像周治军这样的退役军人,脱下戎装换工装、在新的岗位再立新功,得益于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持将退役军人安置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得益于宁夏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安置工作提质增效。
为了打造阳光安置,筑牢公平公正新防线,宁夏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创新实行转业军官档案“集中办公、军地联审、审批一体”和退役士兵档案“县级初审、市级复审、军种互审、区厅抽审”的审档新模式。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依据考核赋分办法,采用“双人互校、现场赋分、多人把关、协商解决”方式,以“零失误”为目标,准确把握政策要求,重点关注核心要件,聚焦考核计分要素,严明工作纪律程序,逐档逐项审核确认,发现问题现场研究、立即反馈、限时整改,考核对象现场签字确认,工作质效逐年提升。
宁夏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注重以考促学,将转业军官培训结业考试与安置结果挂钩,考试成绩以35%的比例纳入个人综合积分。严格参照公务员招考标准组织考试,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监督指导,做到组织严密、过程公平、核分精准。区、市、县(区)三级分别组织公开选岗会议,提前公开安置岗位、编制属性、综合积分排名等内容,让选岗人员有充足时间对接了解。选岗时允许其带家属共同商定,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彰显对军属多年付出奉献的礼遇和尊重。
同时,选岗过程严格公正、公开透明,纪检监察、公证人员全程监督,现场公布选岗结果,确认签字,树立转业安置与服役贡献、个人德才相匹配的鲜明导向。2024年转业军官安置岗位人岗比达1:1.7,100%安置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安置在银川地区的转业军官91.8%进入区直部门和中央垂管单位;退役士兵安置人岗比达1:2,98%的退役士兵安置在事业单位和中央企业,安置质量显著提升。
抓实技能培训,提升职业发展新本领
银川市贺兰县立岗镇永兴村驻村第一书记姜召会,是一位曾服役12年、后转业到贺兰县自然资源局工作的退役军人。2021年驻村后,他和村“两委”一起,带着村民发展起了苦苦菜产业、养鸡业,还开通“姜湖湖”电商直播平台,把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近年来,永兴村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级特色旅游村、银川市乡村振兴生态村等。“作为退役军人,推进乡村振兴责无旁贷,更要不辱使命。”姜召会说。
2025年上半年,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紧扣基层工作人员履职需要,突出业务工作重点,适时举办全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培训班,以“精准落实政策”为核心,邀请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税务局和自治区教育考试院等6个部门的专家领导授课,全面解读退役军人技能培训、学历教育提升、就业优待、创业扶持等方面政策,有效拓宽了思路、凝聚了共识、提升了能力,为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极聚焦教育培训要素保障,联合自治区财政厅下拨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294.5万元;动态调整退役军人承训机构黄页,依托退役军人事务综合管理平台发布114家承训机构供退役军人选择。围绕“转变角色、融入社会”目标,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务”进军营活动13场次;结合“互联网+”模式,组织春季接收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进行适应性培训。同时,积极引导退役士兵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在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宁夏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联合举办“政校企”合作培训。还全面落实退役军人学历教育优待政策,会同自治区教育考试院联审参加2025年度高职分类招考和免试专升本的退役士兵身份信息。截至目前,全区共组织退役军人442人参加适应性培训,356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381人通过高职分类招考和免试专升本等方式提升学历。
持续组织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进高校活动,联动举办“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及2025年跨区域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并深入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等中央驻宁企业、民营企业开展访企拓岗,争取加分放宽等优待政策和优质岗位。截至今年5月底,全区共举办专场招聘活动43场次,提供就业岗位3.2万个,679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
持续优化服务,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
作为一名部队培养16年的老兵,他不忘初心、永葆本色,在新征程上不辱使命、奋发作为;他把“第二故乡”当家乡,积极发扬在部队养成的勤劳、吃苦的精神;作为一名“兵支书”,他扎根基层,立足乡村振兴一线,踏实肯干、开拓创新,在直播间中销售农产品、分享农家事。他就是网红“兵支书”——银川市兴庆区通贵乡司家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秦德胜。自2020年12月换届上任以来,秦德胜带领村“两委”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优化服务,激发退役军人创新创业活力,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与自治区商务厅、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就“退役军人创业示范培训班”和宁夏军创企业家“福建行”进行前期沟通协调,并完成参与活动的军创企业(企业家)筛选工作。持续优化“塞上戎创”品牌创建,累计引导53家军创企业加入“军哥宁聚”电商直播品牌,“兵农优品”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超过1.6亿元。举办退役军人新媒体直播电商沙龙,为全区退役军人电商企业和电商从业者解读政策、对接资源、促进产销。持续推动金融服务升级,与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转发《开展创业贷进一步支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的通知》,联动开展金融惠企服务、政策宣讲宣传、联合调查研究等活动,目前累计发放“崇军贷”114.4亿元,惠及军创企业3081家、退役军人2.65万人次。
责任编辑:闫院平